行业动态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耕地保护(04.10-04.16)
一、《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发布
4月12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例行资讯发布会,发布《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公报》涵盖自然资源概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治、测绘和地理信息、地质调查、自然资源督察执法、自然资源科技人才10个方面,以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全面客观呈现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情况。
? 阅读原文
二、自然资源部通报67个耕地保护督察发现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关乎14亿人民生存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大大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大大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2022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开展耕地保护督察发现,部分地方仍“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一些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一些地方补充耕地不实,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冲击耕地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 阅读原文
一、大城市周边耕地的功能性与民生需求保障调查
城市居民需求导向下耕地的多功能属性和价值的显化,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种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需求层次的提升,城市居民对耕地所提供的农产品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农耕学问体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城市周边耕地稀缺性的现实约束,需要在巩固耕地农产品安全供给系统的同时拓展耕地的多功能属性,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康养、参与、科普等基础保障。
? 阅读原文
二、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相关问题,日前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
? 阅读原文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各地应该怎么干?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 阅读原文
二、广州白云:筑牢耕地保护“硬底线” 厉行违法用地“零容忍”
粮安天下,地为根本。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守住耕地红线,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多措并举构筑资源安全严密防线,答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卷”。
? 阅读原文
? 来源: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智库、农民日报、中国农资传媒、广东自然资源
- 上一篇:没有啦
- 下一篇:行业动态 | 空间规划(04.10-04.16) 2023/4/20